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多米体育!
10年专注环保设备研发制造 环保设备系统设计\制作\安装一条龙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400-705-0831
当前位置: 多米体育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一周碳要闻: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多米体育平台(碳报第140期)

作者:小编 时间:2025-03-29 22:28:43 点击:

  3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以下简称方法学)是指导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实施、审定和减排量核查的主要依据。生态环境部开展新一轮方法学建议公开征集和评估遴选,并表示将常态化开展方法学建议征集和评估遴选工作,结合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需求,择优分批次发布相关方法学。

  零碳解读:方法学建议应能够避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实现温室气体的清除,且额外性论证要求应当清晰、可操作、便于审定与核查,确保案例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真实、准确、保守。

一周碳要闻: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多米体育平台(碳报第140期)(图1)

  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中国和法国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声明中提到,中法双方承诺,在多边框架内为当今时代重大挑战提供合适的应对方案。一些国家从科学共识上倒退、从多边机构退出,这只会让我们进一步坚定决心并加强行动。双方重申,在现有的最佳科学基础上,考虑各国不同国情,采取并加快集体行动。

  声明表示,支持气候行动。双方强调气候行动能够在投资、融资、竞争力、创新、就业、经济增长等方面为全球经济带来机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促进体面工作、可持续的粮食体系以及可负担的能源。

  零碳解读:中法双方强调维护多边主义,坚定支持《巴黎协定》及其温控目标,即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且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该联合声明体现了中法两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担当,为推动全球气候行动注入了新的动力。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新一批国家级绿色矿山遴选工作的通知,加快矿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决定开展新一批国家级绿色矿山遴选工作。推荐范围:省级绿色矿山中,实现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矿区环境生态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矿区社区和谐化,满足“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要求,表现较为突出的独立矿山企业。

  零碳解读:通知还要求对现有国家级绿色矿山开展三年全覆盖现场复核,复核比例不低于30%。复核采用现行评价指标,总分低于80分且未限期整改的矿山将被移出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整改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此次遴选工作还明确禁止第三方评估机构向企业收费或谋取利益,并要求建立评估机构黑名单制度。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让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来到了非常关键的节点。但他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会持续推进,不管有无某一成员的参与,其他成员应该继续支持《巴黎协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进程。

  他强调,全球能源转型是不可逆转的,在接下来20到30年当中全球能源会继续转型,直至实现全球碳中和。这一进程是由成员国的政治意志、市场力量和科技三个因素共同推动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中止这一历史进程。

  零碳解读:全球能源转型是不可逆转的,各国需要在技术、政策和市场层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这一进程。中国在能源转型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并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3月24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2025年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发布2024年度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通报供电可靠性信息核查情况,总结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构建,对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可靠性管理要进一步发挥好支撑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基础性作用,积极适应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优化指标体系建设、深化指标应用、提升数据质量等方面的新使命新要求。多米体育注册

  零碳解读: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可靠性指标体系是国家能源局当前和未来的重要工作方向,旨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推动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3月25日,国家能源局开展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工作,重点监管电网企业对新能源、储能等各类主体配套送出工程、电网侧变电站内间隔及主变投资建设情况;电网企业在提供接入服务过程中是否违规收取服务费、改造费等情况;电网企业对新能源、储能等各类主体投资建设的接网工程回购情况(包括电网企业推进回购工作开展情况、接网工程项目手续合规性、电源企业出售意愿等);新能源等各类电源项目与配套送出工程规划建设进度是否相互协调等。

  监管范围为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上海、江苏等19个省(区、市)电网企业。

  零碳解读:此次监管项目并网时间原则上为2025年3月底前。专项监管工作旨在确保新能源等各类主体的入网执行符合相关规定,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2025年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2月,全国风电+光伏装机已超越火电。

  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230万千瓦。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92622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52983万千瓦,火电装机144809万千瓦。

  风电+光伏装机合计达145604万千瓦,已超越火电装机(144809万千瓦)。

  零碳解读:风光装机超越火电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里程碑,但火电在短期内仍将作为兜底保障性电源存在。未来,我国将继续推进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协同发展,构建“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新型电力系统。

  3月23日,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宣布,其研发的210大尺寸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组件(面积3.1平方米),经国际权威机构TÜV南德测试认证,峰值功率达808W,成为全球首块功率突破800W门槛的工业标准尺寸光伏组件。

  零碳解读:这一成就不仅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也意味着天合光能在钙钛矿/晶体硅叠层电池组件产业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3月27日,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山东烟台建设完工,正式进入调试阶段,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我国首个半潜式海上制氢平台,高度超过50米,相当于17层楼高,重量也达到2万多吨。

  零碳解读:该项目的完工标志着我国在海上氢能开发与利用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有望成为远洋船只的海上燃料补充站。

  近日,山西省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山西省氢能产业链2025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为推动实施《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加快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方案提出,建立低成本、多元化氢能供应体系。充分利用山西工业副产氢资源优势,在太原、吕梁、长治、临汾等工业园区(矿区)集聚区域,采用先进技术,实现高纯度工业副产氢规模化生产,不断降低氢气成本,实现就近消纳利用。在朔州、忻州、长治、运城等地开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

  零碳解读:该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山西在氢能产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年排放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达到60%以上,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扩大到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类。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中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其中,钢铁、水泥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co₂),铝冶炼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四氟化碳(CF₄)和六氟化二碳(C₂F₆)。

  生态环境部表示,此次扩围实现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过去的三个“单一”管控向三个“多元”转变,即由单一行业管控转变为多行业兼容市场、单一能源活动排放管控转变为兼顾能源活动与工业过程排放管控、单一的二氧化碳管控转变为多种温室气体管控。

  根据《方案》部署,生态环境部将按照“边实施、边完善”的工作思路,分两个阶段稳妥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其中,2024至2026年度是启动实施阶段,2027年度以后是深化完善阶段。生态环境部近期还将印发关于三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制定、关键参数月度存证、碳排放报告核查、核定配额发放、配额清缴等任务及完成时限。

  2024-2026年度为启动实施阶段,2024年度钢铁、水泥、铝冶炼企业获得的配额量等于经核查的实际排放量,所有企业均无配额缺口,无需支付履约成本。2025和2026年度各行业年度配额采用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分配,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企业所获得的配额数量与产能产出挂钩,合理确定配额盈缺率,行业整体配额盈亏基本平衡。根据碳排放强度绩效设置调节系数上下限,将所有企业配额盈缺率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不会对行业企业发展产生收缩性效应。

  2027年后开始进入深化完善阶段,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各方参与市场能力,不断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研究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行业配额总量逐步适度收紧机制,推动单位产品产量碳排放不断下降,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完善,协同推进化解过剩产能作用进一步提升,促进碳市场功能作用充分发挥。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按年度向所在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足额清缴其碳排放配额。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与相同温室气体种类和相同行业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开展碳排放配额集中统一交易。

  随着水泥、钢铁、电解铝等高排放行业的纳入,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碳市场的扩容为企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促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节能减排,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必须应对碳配额管理、数据质量把控以及成本增加等多方面的压力。

  对于高碳排企业,如果无法有效降低碳排放,就需要购买额外的碳排放配额来满足履约要求,这将直接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例如,传统钢铁企业依赖大量煤炭等化石燃料,碳排放强度高,若无法通过自身减排措施减少排放量,就需要在市场上购买昂贵的配额,从而挤压利润空间。

  另外,企业需要适应新的碳排放管理要求,这涉及技术和管理的双重变革。在技术方面,企业可能需要投资于节能减排技术,如安装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或采用低碳生产工艺。在管理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数据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可以预见,市场竞争格局随着碳市场的扩容将迎来变化。纳入碳市场后,高排放企业间的相对优势发生变化。排放效率高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售配额获得收益,而排放效率低的企业则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重要变化。

  碳市场扩容倒逼企业通过工艺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这不仅是企业应对碳市场要求的必要措施,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力;对于减排成本较低的企业,通过碳市场交易可以将多余的碳配额出售,获得额外收益。碳市场扩容后,碳配额的交易量和交易额预计会增加,市场活跃度也将提升。多米体育注册

  此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纳入碳市场后,企业可以通过减小碳价差,降低其出口产品的碳关税费用,从而减轻出口压力。

  碳市场的完善将催生新的产业机遇,如碳核查、碳监测、碳咨询、碳金融等领域。这些新兴领域的发展将为企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就拿碳金融来说,随着碳市场的扩容,碳金融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将有更多机会参与碳市场交易,开发多元化的碳金融产品。例如,广期所推进的碳期货市场建设,将为绿色产业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

  对碳市场覆盖企业来说,企业应积极适应碳市场规则,提升自身碳管理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数据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同时,加强内部碳管理能力,熟悉碳市场规则和关键流程。

  企业更要积极投资于节能减排技术,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这不仅能降低履约成本,还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还应关注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积极参与碳配额质押、碳期货等金融工具的交易,以实现碳资产的增值和风险对冲。

  全国碳市场扩容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企业还应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的碳市场政策变化,积极与同行企业、金融机构和技术供应商交流经验,共同推动碳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