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香港早在1966年就开始进行垃圾焚烧处理了,先后建设了坚尼地城焚烧厂(1993年关闭)、荔枝角焚烧厂(1991年关闭)、梅窝焚烧厂(1994年关闭)和葵涌焚烧厂(1997年关闭)。但由于这些垃圾焚烧厂技术设备、污染控制落后,最终都不得不关闭,还给人们留下了“垃圾焚烧污染大”的负面印象。
目前香港正在运行的有3座填埋场,即新界东北堆填区、新界东南堆填区和新界西堆填区,总存量垃圾库容约1.4亿立方米,但均已接近饱和状态。从2016年1月6日起,新界东南堆填区只接收建筑废物。今年新界西堆填区开始扩建,但即便如此,预计到2026年,有两座填埋场将迎来饱和。
不仅如此,香港的几座垃圾焚烧厂早已让当地附近深圳居民苦恼不已。2013年,打鼓岭的一个废物回收场发生火灾,令带有苯、二恶英的浓烟和强烈的刺鼻烧焦味弥漫在半个深圳,深圳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受到严重影响,深圳市民表达对香港边境的垃圾场强烈不满。
同年8月,新界东北堆填区还发生有记录以来首次污水渗漏事件。堆填区一个渗滤污水储存池发生渗漏,导致污水进入附近一条通往深圳河的河道。其实不单深圳市民对这个垃圾场不满,香港市民也很不满,香港政府在过往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除臭器等,皆于事无补。
今年以来,香港政府发布了垃圾收费制度,意图从源头解决问题,也因为被民众集体而流产。
随着垃圾焚烧发电设施的不断完善与技术的日益成熟,垃圾焚烧发电处理成为目前唯一一个较好的垃圾处理方式。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处理需求,目前,香港政府正在建设一座焚烧发电厂,地址位于香港石鼓洲南岸海域,建设有6条60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线兆瓦汽轮机和发电机,日处理混合市政垃圾3000吨,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
作为中国香港最为重要的环保民生工程之一,该项目是由香港环保署投资建设,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下属的海油工程承建,由吉宝西格斯与中国交建所属中国港湾联合中标的香港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第一期项目。
项目类型为设计-施工-运营项目(DBO),工期80个月,运营期15年。合同金额约40亿美元,约相当于人民币264亿。主要工作内容是在香港石鼓洲附近海域填海16公顷并在人工岛上兴建城市固体垃圾焚烧处理发电设施。项目设计每日垃圾处理量达3000吨,年发电量约4.8亿度,可供10万户家庭使用。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环境保护署的数据,2022年香港平均每日产生的垃圾量为11128吨。因此,即便2025年1期焚烧厂投入使用,仍将有8000吨垃圾需要处理。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表示,首座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的转废为能设施IPARK1,会于明年启用,而第二座转废为能设施,选址在屯门曾咀,规模相当大,日处理能达到6000吨,到时第二期建成后,已经可以关闭打鼓岭堆填区,而政府也正在北部都会区物色地点兴建第三个设施,当三期全部落成后,届时就可以关闭所有堆填区。
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2023年度“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计划》强调,一是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无废城市”共建模式;二是探索区域协同处置,打造“无废”湾区固体废物区域协同示范,为“无废”湾区建设指出了方向。随着“无废”成为大湾区城市的共同理念和目标,未来香港一方面可以探索在大湾区内协调协同处理城市固体废物,充分利用大湾区内地城市强大的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进大湾区内地城市先进垃圾焚烧技术,以多种方式合作,在离岛或北部都会区兴建更多焚烧设施,多米体育官网以满足长期摆脱堆填的需要。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早前指出,正在探索推动大湾区废物资源处理一体化,共同发展绿色产业。其中与内地探讨方向之一,是大湾区的废物处理设施可以处理部分香港的垃圾,认为在成本效益上有好处。具体做法涉及废物出入境法规、要求和标准制定等,亦需要讨论整个运作的安排和双方合作的角色,现时已与内地开展讨论,未来如果有具体计划会尽快公布。